校外兼职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抽查总结
以听课和检查教学材料的方式,监控校外兼职(课)教师的课堂教学,是教学督导办公室本学期的一项重要工作。这项工作启动以后,和学院的“过关课”听课评议工作时间冲突。所以,11月底始告结束,现做一简单总结。
校外兼职教师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中兼职教师大多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家或技术能手,他们一般都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职业技能;兼课教师则来自其他高校,他们一般都是所在学校的骨干教师,具有比较好的专业知识、技能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。他们对我校教育教学改革、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今年我校的招生形势依然向好,共招收各类新生5000余人。本学期对校外兼职(课)教师的需求量较大,全校共招聘50名,其中经贸管理系聘请校外兼职(课)教师比较多。我们重点抽查了该系校外兼职(课)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其他情况,攻其一点,管窥蠡测,提出一得之见,以期为我校进一步加强对校外兼职(课)教师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。
通过听课检查发现,经贸管理系的校外兼职(课)教师的工作态度、敬业精神、教学能力、教学效果呈两极态势,优劣明显,对比鲜明。其中有长年在我校从教,工作态度、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受到广泛肯定的优秀中青年教师——乔伟庆等,也不乏既无教学能力,又欠敬业精神的其他院校的在读硕士研究生来我校任教。他们的课堂教学,带有共性的、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是:
一.工作态度不够认真,忽视课堂教学纪律,对学生疏于管理,不能驾驭课堂。2017年10月10日上午9点15分,某教师在2号教学楼409教室为金融151班讲《保险实务》课,全班应到学生22人,实到16人。其中一女生迟到11分钟进教室,教师不管不问。教师提问学生,学生不站起来,不回答,教师听之任之。绝大多数学生玩手机,不听课,教师也不加干涉。10月11日下午14点20分,某教师在2号教学楼509教室为营销161班学生讲《基础会计》课,全班应到学生46人,实到41人。其中一人迟到28分钟,教师不管不问。教师讲课过程中,有一名学生走出教室、两名学生走进教室,教师视而不见。
二.课前准备不够充分,未能认真备课。上课少带或不带教学材料,无课件、无教案、无板书、无案例分析。对教学内容、教学过程未加精心设计,手拿教材,自然主义地“照本宣科”,间或稍加解释。如:2017年10月12日上午10点20分,某教师在图书馆511教室,为市场营销171班学生讲《管理学基础》。上课带有教材,有教案但是听课人员检查教学材料时,教师却找不到自己当堂所讲内容。
三.教学方法“注入式”、“满堂灌”。未能有效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,把课堂还给学生,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、自主学习。课堂气氛沉闷,教学效果较差。如:2017年10月11日上午10点20分,某教师在图书馆109教室,为金融管理172班学生讲《财政与金融》。教师侧身对着学生,一只脚讲台上,一只脚讲台下,少气无力慢条斯理的念教材,提前12分钟“讲”完,就让学生“自己看看吧”,直到下课。多数学生基本未听。
鉴于上述情况,我们建议: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系部明确职责,协调一致,从校外兼职(课)教师的选聘、任用、监控、考核评价、薪酬待遇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,确保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良性发展,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。